Search

1

最近的飲食狀況不算太好,想到之前失眠看精神科的時候,醫生說胃是人的另外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1

最近的飲食狀況不算太好,想到之前失眠看精神科的時候,醫生說胃是人的另外一個大腦,自己不知道、不知道怎麼感受到的精神現況,胃會給出最直接的反應。


2

仍然很多夢,通常是夢到身邊的人,好幾次夢到可愛的夢,妹妹說了可愛的話或是和朋友去了可愛的地方、做了可愛的事情,醒來還會會心一笑。當然也有噩夢。

前幾天夢到自己是一個計程車司機,每天都會經過一個一樣的路口,會有一個跟昨天一樣的女生上車,幾天後我才知道,我每一天過的都是同一天(是因為看了《棕櫚泉不思議》嗎,完全跟它一樣的時間線),女生每天都在抱怨一個男性對她的騷擾,我不知道那個男性是誰,漸漸的,女生身上開始有奇怪的瘀青,也從抱怨慢慢變得安靜,甚至露出恐懼的眼神。不知道為什麼,我知道那個女生被侵犯了,而那位男性跟我一樣,每一天都是同一天,所以他覺得自己越來越過份也沒關係。

實在太不舒服了,我就開始在夢裡尖叫,尖叫是我離開夢境的方法,很多年前有一次也是做惡夢,實在太想離開但是離不開就開始在夢裡尖叫,夢的畫面開始變得扭曲,像還沒攪拌均勻的數十種顏料倒在一起,從此我就會用這樣的方法離開噩夢。通常噩夢會在第二層(真的就像電影《全面啟動》演的那樣),尖叫後我會到第一層,第一層常常是全白的,什麼都沒有,我要再尖叫一次才能真正醒來(出來),如果我以為安全了,沒有真正醒來,那麼我就會再掉回第二層。

那天到第一層的時候,我發現自己趴在一張木質的桌子上睡覺,我知道身後有一張沙發,上面坐著一個人。他走過來,身材高挑,站在我旁邊。我抬頭跟他說,你幹嘛過來,這裡有噩夢,你快回去坐好。他說,沒關係,我站在這裡陪妳。接著我就側身靠著他放聲大哭了起來,但很快我又再次讓自己醒來。

可能,我害怕太依賴那又真實又虛幻的安全感。它確實存在,而我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就這麼依賴著,這份安全感真的屬於我嗎,我不確定。


3

星期日的演講中不經意地也聊到了安全感(我們沒有先說好)——傑曦談到,二十初歲追求的安全感,常常是來自於自身的獨立,獨立的房間、獨立的思考方式、獨立的經濟能力。對自己有越多、越大的決定權,越容易感到安全。

我很認同,因為自己也是這樣。不過今天想起這些的時候,我發現自己正在擁有新的學習:放心地在與他人的共有中感到安全。不同於獨立給予自己的安全感,與親密的朋友、家人甚至是戀人所共有著的感情,十八歲、二十歲以後,對於獨立的迫切渴望,讓我不自覺地不敢將部份的安全感交給他人。然而事實上,獨立與相互依賴並不互斥。

越害怕害怕什麼,大概就是因為越在乎什麼。把自己的一部份分享、交給別人,是新的安全感練習,但自己在其中,也同時繼續學著成為更獨立的人,這是人們相遇的美好意義吧。


4

說回那個夢境,當下讓我最不舒服的是一次一次慢慢變得強烈的侵犯感,侵犯本身確實令人作噁,不過後來我發現,我也同樣害怕那個漸進的過程,因為覺得還好啦、應該沒什麼吧、只是小事啊,是這些以為可以被忽略的小火苗,慢慢把理想的路燒盡、吞噬。

「漸漸」真的是個充滿神奇能量的東西,有時候是毀滅性的,有時候是爆炸成長性的。

我也不知道夢裡的自己是為什麼大哭,害怕的心、有人陪伴的心,無論什麼,在精神晃動的最近,覺得有什麼事情、還有自己的某些部份正在悄悄改變。無法熄滅害怕的心的時候,至少有許多親密的人陪伴著,已經足夠好好吃飯、好好工作、好好睡一覺。那樣安心。


#最近的生活小記走列點風🙈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墜落無常,聚散有時。 ⠀ ?第二本長篇小說《葉有慧》新書已上市! 可於各大網路書店、實體書店購買。 ⠀ ?合作邀約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 (Spring)
View all posts